80年代出国的博士生导师一语道破!为什么孩子花费百万依旧是“做题家”?

时间: 2024-04-19 来源:技术支持
       

  在过去20年间,美国高校的中国学生数量增长五倍!从2000-2001年的

  《留美大陆学生现状白皮书》中提到,美国四年制大学的平均毕业率只有49%。

  经历了各种标化考试补习、特长爱好培训班、背景“包装”和提升的孩子,好不容易进入海外高校,却从“天之骄子”变成“吊车尾”。即使完成学业,也无法在就业岗位上熠熠生辉。

  家长咬牙斥百万重金砸到孩子身上,为什么很多孩子仍然困囿于“做题家”,无法成为走向世界的国际化人才?

  80年代出国,拥有30多年教学和研究经验的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严文蕃先生,在第五届IEIC云端论坛上,一语道破真相!

  但是常春藤的选择范围是很广泛的。最原始的“常春藤联盟”包括哈佛、耶鲁、普林斯顿、哥伦比亚、布朗大学等8所高校;公立常春藤包括迈阿密大学、加州大学、密歇根大学、德克萨斯大学等30多所高校。如今还衍生了25所新常春藤。

  比如,在常春藤大学中,宾夕法尼亚大学位列第9,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位列第46。

  从总排名上看,你可能会觉得前者远远优于后者;但是从专业排名上看,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。

  这是因为宾大的地球科学位于第71,而州立大学的地质学、地球化学、环境科学等专业排名均位于第1、第2。

  但是一些不明就里的学生和家长可能会直接一锤定音,“盲选”总排名靠前的学校。

  中国国际生偏好:工程、数学与计算机科学、其他STEM。也就是说,49%的学生选择理工科,几乎占了一半。

  美国本土学生偏好:工商管理、会计、护理、心理学、通信、市场营销、教育、小学教育、英语等。文科大类占据很高比例。

  在哈佛本科生中:最受欢迎的TOP5专业是社会科学27%;生物科学12%;数学12%;计算机科学11%;文科9%。

  第一,从职业方向来讲,大学所学的学科不一定等同于未来职业。尤其是在当今快速的提升的社会中,所学学科和从业方向并不全是“一对一”的。

  第二,通识教育的地位得以凸显。建议我们大家读一读乔治·安德斯的著作《你无所不能:“无用的文科教育的惊人力量”》。21世纪以来,我们强调的软实力竞争,和人文素养密不可分。无论学什么专业,通识教育都是未来发展的基础。

  第三,学科边界变得模糊。从中小学到大学,都在强调跨学科。国内“新课标”改革中提出跨学科实践,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界模糊性,决定了我们所学的专业相关知识是灵活多变的。

  我们需要明晰,所谓的“金牌梦校”是不是真的适合孩子?在文科领域更出色的孩子如果强行转入理科赛道,究竟有多大把握能够成才?

  第二: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业。很多学校的学习环境是“宽进严出”的,在校期间,对于学生是否能完成学习任务很严格,以至于很多人无法毕业。

  第三:是不是具备解决复杂问题或构建新知识的能力,因为国外和国内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。

  以第三个挑战中的学习方法为例,美国高校首先是以学生为中心,强调自主学习;其次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,强调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;再次,导师不会帮你把知识整理好,让你复习背诵应付考试,而是作为一个促进者、监督者的存在;最后,考试内容更强调是否能以知识为工具,解决现实问题,注重多元化。

  如果不能完成这些挑战,孩子的能力只会停留在“做题家”层面,陷入“无效留学”的困境。

  这也是为什么海外高校除了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,还会对其能力和品质做重点评估。

  根据英国ACS国际学校委托,对大学招生的人所做的年度调查,国外大学眼中的优秀学生品质为:

  如图所示,黑色标注的部分是“正式学习环境”,灰色标注的部分是“非正式学习环境”。

  按照该时间线年级是最具备学习条件的,但是我们得知,从0-5岁到工作再到退休,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不断学习的机会。

  作为留学生更应该意识到,不是考上大学就“万事大吉”,真正能够立足社会的未来人才都具备了“终身学习”的品质。

 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:to know(求知)、to do(做事)、together(共处)、to be(做人)、to chang(改变)。

  但是在全球范围内,太多组织和机构对核心素养的内容做了定义,究竟以哪个为准呢?

  美国提出21世纪素养教育技能(21st-century skills),包括:学习与创新技能;生活与职业技能;信息、媒体与技术技能。

 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提出2030未来世界需要的核心素养,即:批判性思维、创造性思维、学会学习、自我调节、同理心、协作能力等多元能力。

  2020年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》,特别提到了中国学生的关键能力为:认知能力、合作能力、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、职业能力。这是对于核心素养的更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。

  第五届IEIC的主办方远播教育也提出了未来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,即五力模型:沟通与合作能力、学习力、创造力、批判性思维能力、问题解决能力。

  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一个认知分类系统,按人类认知水平的高低画出一个金字塔,位于金字塔最顶端的就是创造,即最高阶的认知。

  但是在实操的过程中,很多老师的教学重点放在回忆旧知识、学习新知识、布置作业、完成作业……大量的时间都用于知识的记忆理解,只做知识的传递,忽视知识的创造。

  如果将留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比作一座冰山,冰山之上的外语能力、专业相关知识、留学经历,这些是显性的,也是各个单位聘用人才所看重的。

  但是在冰山之下,最核心的部分是创造与创新、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、交流沟通与合作、国际理解与跨文化素养,这些是隐性的,也将决定和验证,你的留学是否成功。

  通过留学生涯,走出“做题家”怪圈,成为知识、能力、素质俱佳,具有创新精神和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。

  当今孩子的教育之路,有8种类型,64种可能! 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李海林

上一篇:【品牌排行网】混凝土搅拌车哪家好十大品牌排名早知道!

下一篇:【48812】9岁男童仿照动画片 跳入水泥搅拌机险被搅成泥

主要产品
  • 2020年二手车买卖市场百强名单

  • 2021年我国二手车商场现状与开展前景剖析 二手车买卖开展迅猛【组图】

联系我们

Contact

Tel:400-6599-555
Fax:0531-87511177
Email:cs.guo@cnhtc.biz

© 版权所有:环球·(HQ)官方app下载安装 - ios/Android版App下载